文章摘抄自微信公众号:标签印刷技术 原创标签君
不干胶标签作为产品外包装的标配,从日化品到食品饮料,几乎无处不在。然而,在贴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贴标后鼓包或翘边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产品出货,让企业十分头疼。
通常情况下,标签起翘分为两种:一是贴标后24小时内立即出现,甚至当场“翻边”;二是贴标24小时后才逐渐起翘。 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标签是当场起翘,那生产线尚可及时停机处理;但如果标签在24小时后甚至客户装箱时才开始起翘,问题就变得很严重,不仅延误交货,严重的可能还需要大规模返工,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标签起翘?又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

直径小于30mm的瓶体通常称之为小瓶体,如果选用的标签材料自身的挺度较大,就很容易翘标。因此,应用于小瓶体的不干胶标签一般采用强粘性胶黏剂,其在瓶体上的粘着力要远远大于标签面材自身抵御形变的弹力,才能够保证贴标后不起翘。

市场上的不干胶材料种类繁多,其中大多数不推荐用于小瓶体,但有些终端用户专业知识不足,错误地选用了不适用的标签材料,才导致贴标后标签起翘。通常情况下,不干胶材料选择错误导致的小瓶体贴标起翘,最迟在贴标后几个小时就会开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起翘的程度会越来越大。
鉴于此, 标签印刷企业在承接不干胶标签订单时,一定要仔细了解客户的贴标体,如果发现客户是应用于小瓶体,那么就一定要向专业的不干胶材料供应商咨询,选择一款最适合客户应用的材料来加工标签。

有些不干胶材料在出厂一段时间后粘性衰减很快,再加上不干胶标签成品出厂后,终端用户未必在第一时间使用,贴标时就会出现翘标现象。这种原因导致的贴标起翘,通常表现为新材料加工的标签没有问题,而旧材料加工的标签会出现问题,或者是库存标签会出现问题,且新旧标签材料的粘性有很大差异。

这种原因导致的贴标起翘通常是在贴标后几个小时内就开始了,且时间越长就越严重。遇到此类问题可向原材料供应商投诉索赔,并要求更换合格材料。

通常来说,不干胶标签只要贴标24h不起翘,基本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贴标24h以后胶黏剂已经完全与被贴物表面结合,达到了胶黏剂的最大粘性值。但是有些时候,贴标24h后标签没有起翘,但库存更长一段时间后却有起翘现象,这又是为什么呢?
通常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仔细观察被贴物与标签,会发现标签上的一部分胶黏剂残留在被贴物表面,这是由于胶黏剂的内聚力不足,导致在贴标一段时间后,胶黏剂在标签面材自身挺度张力作用下被分开。分开的胶黏剂一部分仍然留在标签上面,而另一部分却留在了被贴物表面。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可以请不干胶材料供应商测试一下胶黏剂的内聚力是否符合其质量标准。

有些采用上光工艺的标签,如果又是搭贴在被贴物上的,也就是说标签缠绕被贴物一周后中间没有缝隙,两边相叠搭在一起,由于光油本身含有一定的硅油成分,因此标签搭贴后也很容易起翘。因此,采用搭贴工艺的标签不建议采用上光工艺,最好改为覆膜工艺。


有些客户在贴标后立即将产品放在温度很低的冷库中;还有些客户将被贴物从冷库里拿出来后,在被贴物表面尚有冷凝水的情况下就进行贴标;也有些客户会在露天放置的钢材或者铁板上贴标,再或者是在灰尘较大的环境下进行贴标。以上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应用,极容易造成标签起翘。
不管是标签印刷企业还是终端用户,都应该根据标签的实际应用来选择最适合的标签,如果不懂相关知识,可以请专业的不干胶材料供应商来帮助解决问题,找到最适合的不干胶材料。
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我们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但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不能一一尽述,希望今后有机会和大家多多交流。另外,针对同一问题,解决的方法也有很多,相信本文中提到的问题,也有许多同行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同行将自己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