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胶标签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贴标褶皱、歪斜、起鼓等。这些问题一旦批量出现,就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和大家探讨一些不干胶标签在贴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贴标起鼓
贴标起鼓也是不干胶标签贴标常见的问题之一,这种问题往往是批量出现,而且贴标后过一段时间才会发现,甚至有时是最终用户在出货前检查时发现,给最终用户带来很大的困扰和损失。造成贴标起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标签在加工过程中会失去一定的水分,如果在使用时环境中的水分突然增加,就会导致标签在贴标后吸水膨胀,尤其是纸张类面材的标签这种问题更加明显。由于标签已经贴在被贴物品上,膨胀出来的面积就会形成气泡或者起鼓。遇到这类问题,原则上建议在纸张类面材的标签表面上光或者覆膜,以起到隔绝空气水分的作用。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无法上光或者覆膜,最好将标签打开包装放置24h,让标签与空气中的水分充分平衡后再进行贴标。同时,如果被贴物是容易受湿度影响的物体,如瓦楞纸箱等,也需要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有许多被贴物通常是塑料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各种添加剂,甚至有些采用回收塑料制作而成的塑料制品成分更为复杂。而不干胶材料中的胶水是一种化学产品,有时会和塑料制品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这种反应会产生一些气体,由于标签贴在被贴物表面,所产生的气体无法释放就会形成气泡或者起鼓。这种情况下,如果揭开标签会发现胶水层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如胶水层出现了类似溶化的现象。遇到这种问题,建议更换另一种不干胶材料来加工标签,而且在加工前一定要做好贴标测试,确认两者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后再进行生产。贴标起翘
贴标起翘是比较严重的贴标问题,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贴标后几个小时出现起翘,另一种是贴标后数天出现起翘。导致贴标起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胶水黏性不够
因为胶水黏性不够导致贴标起翘很容易理解,这里要说的是,不干胶材料的胶水通常具有两种黏性指标:一种是初始黏性,另一种是持黏力。其中,初始黏性是指胶水刚贴到被贴物上时表现出的黏性,也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黏性指标。通俗点讲,我们感受一个胶水黏性的强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标签揭下来用手感觉一下胶水的黏性,这个黏性就是胶水的初始黏性。如果胶水的初始黏性不够,那么贴标后几个小时内就会出现起翘。
如果标签在贴上去后数天出现了起翘,这说明胶水的持黏力不够。我们知道,不干胶标签是一个平面,而许多被贴物体是一个曲面,当一个平面的标签被贴在一个曲面的被贴物体上时,不干胶标签的面材就会有一个反向的作用力想挣脱这个曲面,这时就需要胶水的持黏力发挥作用。持黏力又称剪切黏力,是胶水之间的聚合力。如果胶水的持黏力不够,那么在标签面材持续的反向作用力下会让胶水之间分层脱离,导致标签起翘。一旦标签起翘,怎么判断是胶水初始黏力不够,还是持黏力不够导致的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如果是胶水初始黏力不够,那么标签贴标后几个小时就会起翘,最长不会超过24h,而且胶水很少会残留在被贴物表面;如果是胶水持黏力不够,标签起翘一般会在贴标后24h开始起翘,而且仔细观察会发现因为胶水分层,部分胶水会残留在被贴物的表面。有些被贴物会用含有硅助剂的液体清洗,如采血试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采集到的血液不挂在试管壁上,但是硅助剂同样对胶水具有离型作用,使标签在被贴物表面不容易被黏住。
遇到此类问题,判断也很简单,可以分别取几个没用硅助剂清洗过的试管和用硅助剂清洗过的试管做贴标测试,如果没用过硅助剂的试管没有发现标签起翘,那么原因就很明显。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和最终用户沟通,将硅助剂的使用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否则就会导致后期贴标起翘。目前大多数不干胶材料最低贴标温度在8℃~10℃,即在这个温度范围下贴标,胶水黏性才能正常发挥出来。然而,有一些从事冷冻行业的客户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贴标,如果使用这种常规的不干胶材料就很容易造成贴标起翘。遇到这种情况,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一是使用适合在低温环境下贴标的特殊不干胶材料,通常这种材料价格比较昂高,会直接提高最终用户的成本;二是先在常温环境下将标签贴在被贴物表面,放置24h后再在低温环境下包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