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RFID市场虽然有新的创新应用,但是体量都不大,无法喂饱过剩的国内产能
2025年伊始,广东省粤安器材厂电动自行车数字化号牌半成品和油墨采购项目圆满结束。这一备受瞩目的项目预算高达四千万元,吸引了众多业内公司积极参与。最终,高新兴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而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遗憾落选。
该RFID车牌项目订单价值看似高达四千万元,实际上却只有600万片RFID芯片需求,而这只够绑定厂的一台设备开机2日。
近期,汾酒也推出了青花汾酒20系列与老白汾酒10系列的新包装,展现了材料技术、物理结构以及信息科技的全方位升级。其中,青花汾酒20系列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瓶盖内部嵌入了RFID芯片,并配备了NFC读取功能。2024~2026年汾酒预计营收将实现不断增长,如2024年预计营收384.7亿元。如果按照产品的均价及市场销量来估算,假设青花汾酒20系列和老白汾酒10系列占总营收额的一定比例,再根据产品单价估算其大致的销量,以每瓶对应一个RFID芯片来计算,其RFID芯片的年使用量大概在2亿~3亿片。
![]() |
大家期待值较高的RFID航空行李标签年使用量也仅在7亿~8亿张。然而,在2023~2024年间,国内的几个RFID大厂仍然持续扩大产能,预计2025年国内RFID标签的年产量将达300亿张。
此外,全球需要有ARC认证的市场占全球UHF RFID 标签的比例高达80%以上,而国产的UHF RFID标签供应商难以进入这个市场,使得大量国产的RFID标签只能集中在国内市场或出海到非ARC认证的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RFID产能增长过快,虽然应用市场也有一些新的创新场景,但是体量都不大,无法喂饱当下过剩的国内产能,RFID产业竞争加剧。
南亚及东南亚地区成为RFID产品出口的重要竞争对手
在中美贸易竞争、全球科技产业格局冲突、动荡调整过程中,南亚及东南亚RFID企业趁机悄然崛起,逐渐成为中国RFID产品出口的重要竞争对手。
南亚地区RFID本地工厂数量翻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先来看南亚地区。以孟加拉国为例,据孟加拉服装辅料和包装制造商及出口商协会(BGAPMEA)的数据,过去五年生产RFID产品的本地工厂数量从仅有的5~6家飙升到了30家,这一数字的增长直观反映了RFID技术在孟加拉国服装行业的受欢迎程度。RFID技术的崛起不仅为行业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现代化进程。此外,RFID技术的应用还增强了零售空间的安全性,为商家
![]() |
提供了更为高效的商品追踪手段。
BGAPMEA总裁Md Shahriar还指出,RFID技术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买家对这项技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受此影响,超过100家工厂已经计划投资RFID制造,以期在本地市场和直接出口中占据一席之地。目前,配件和包装部门的直接出口额已经达到了约10亿美元,而认定出口额更是高达80亿美元,这些数据无疑证明了RFID技术对孟加拉国服装行业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技术上的革新因素外,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还与孟加拉国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紧密相连。随着欧盟立法对环保材料的要求日益严格,制造商们正在积极投资可生物降解和可回收的包装材料。据BGAPMEA总裁Md Shahriar报告,目前孟加拉国约20%的出口服装已经采用了这种环保材料,预计到2026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00%。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孟加拉国的配件和包装部门已经能够满足90%以上的当地需求,这一成就标志着该部门已经从过去的依赖进口转变为自主生产。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该部门为出口行业提供了所有必要的配件和包装材料,确保了孟加拉国服装行业的正常运转。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孟加拉国的成衣配件和包装行业仍然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以及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该地区的RFID行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国内许多RFID龙头企业纷纷布局东南亚
再来看东南亚地区。近年来,国内许多RFID龙头企业纷纷布局东南亚。
厦门信达马来西亚工厂即信达物联马来西亚公司(Xindeco IoT Malaysia Sdn.Bhd.),是厦门信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24年12月18日,该公司在马来西亚森美兰州阿拉伯马来西亚工业园举行了开业庆典。工厂筹备部署了6条Muhlbauer绑定生产线及2条Muhlbauer复合生产线,预计RFID年产能可达10亿片。作为国贸控股体系率先出海的制造企业,其工厂的落成投产将显著提升厦门信达在全球RFID电子标签供应领域的行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全球化布局是厦门信达物联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未来公司将以马来西亚为支点,持续推动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的网点搭建,构建海外生产基地与全球营销网络。
永道射频旗下的永道越南分公司于2024年在越南北部的兴安省获得投资注册证书,计划投入6700万美元建设新厂。规划产能巨大,预计建成后每年能够生产多达300亿件RFID产品,将是其中国扬州工厂产能的两倍,相当于2023年全球RFID产品的需求总量。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持续扩大,永道射频越南工厂将借助其产能优势,积极把握新兴应用市场的机遇,推动RFID标签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服务。
广州市宝绅科技应用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领先的鞋类、服装、箱包、家具、化妆品及配件包装材料“内部”制造商和一站式高端印刷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近年来陆续在越南北部和南部设立分厂,自主研发设计Inlay,并将其转换生产为RFID贴标、标签和吊牌,以及“一物一码”产品,可实现商品独一身份证,形成商品从生产到流通至消费者全链条的查询、识别、溯源信息服务及增值服务系统。
此外,上海英内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年也已在马来西亚建立RFID工厂。
![]() |
南亚及东南亚区域优势及RFID产业快速发展根源
南亚及东南亚地区RFID产业发展如此迅猛,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人口基数庞大,涵盖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众多国家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这些地区正处于快速的上升通道,消费市场持续扩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加速推进。以东南亚为例,蓬勃发展的电商行业急需高效精准的物流管理手段,而RFID技术凭借其非接触式、可快速识别、能批量处理等优势,在物流包裹追踪、仓储货物管理方面大显身手。再比如南亚的印度,制造业、零售业等规模日益扩大,对于产品的溯源、库存精准把控有着强烈需求,RFID技术应用其中,能极大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众多行业对RFID技术应用的渴望,如同强劲的引擎,拉动着产业投资源源不断地涌入。
2成本优势凸显,增加投资吸引力
劳动力成本在企业生产成本中的占比较大,而南亚及东南亚地区恰恰具备这一方面的显著优势。这里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地区要低得多。对于RFID产业中涉及标签生产、设备组装等环节来说,充足且低成本的劳动力能够有效降低生产开支,提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以印度为例,印度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约60%的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能为工厂提供充足且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同时,在土地资源方面,部分国家和地区还可提供相对优惠的土地租赁或购置政策,让企业在建设厂房等基础设施时能减少资金投入,使得整体的投资性价比颇高,进一步吸引了众多RFID企业前来布局投资。
3学习中国搞招商,讲营商环境
南亚及东南亚各国政府都意识到了新兴科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比如,有的国家给予外资企业一定期限内的税收减免,让企业在起步阶段能轻装上阵,积累资金用于后续的研发和市场拓展。还有的国家为投资建厂的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支持,解决企业资金周转的后顾之忧。另外,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简化通关流程、降低关税等举措,也方便了RFID相关设备、原材料以及产品的进出口,为产业的国际化运营创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促使众多中国、欧美等地区的RFID企业愿意将目光投向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
4基础设施改善,保障运营顺畅
近年来,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成果斐然。交通方面,公路、铁路网络不断加密和优化,港口的吞吐能力也在稳步提升,这对于需要及时运输原材料和成品的RFID产业来说至关重要,能够保障供应链的高效运转。通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进步更是不容忽视,稳定且高速的网络为RFID系统的数据传输、远程监控等功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让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的智能化RFID应用得以更好地落地实施,企业不用担心运营过程中因基础设施不完善而出现梗阻,投资建厂的信心也得以增强。